对岸近日察觉到局势的变化,特别是在山东舰抵达香港后,又一艘具有准航母功能的舰艇即将进行首次海试。虽然这一现象不甚引人注目,但当这艘准航母一亮相,连美国国防部长都不禁为之担忧。原因就在于,这艘舰艇配备了美国海军梦寐以求的一种高端技术装备。
近期,我方海军的最新进展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中尤为重要的消息是全球首艘装备电磁弹射系统的准航母——076型两栖攻击舰“四川舰”,即将进行首次海上试验。这一试验对我海军的意义非凡,标志着我们在蓝水海军建设方面迈出了具有决定性的一步。
此次“四川舰”亮相,有几个细节值得我们特别关注。
首先,076型两栖攻击舰的各项技术指标已达到可以进行海试的标准,这是舰艇研制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海军舰艇的建造工程异常庞大且复杂,舰艇从下水到最终服役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从造船厂下水后,舰艇会在设计性能和作战需求的基础上进行一系列初步的测试与改进。经过这些反复调试与完善,076型两栖攻击舰终于具备了进行海试的条件。这也意味着,该舰的动力系统、导航系统以及通信系统等核心技术已经达到了预定要求,舰体的结构、水密性和损害控制系统等方面也都通过了严格测试,具备了出海航行的能力。
展开剩余72%在经过多次海试,确保其稳定性并没有出现重大意外的情况下,076型舰艇将进入最终的海试阶段,完成定型工作,随后正式服役。
其次,076型两栖攻击舰的亮相,意味着我海军的作战体系布局得到了显著优化,填补了此前在两栖登陆和航母数量上的不足,进一步提升了我海军舰艇体系的整体水平。回顾1996年,当时两岸局势复杂多变,根据我方的作战计划,至少需要调动八个集团军、两支海军陆战队以及其他部队,总兵力超过百万进行作战。然而,当时海军的水面运输能力十分薄弱,首批登陆部队的兵力仅有十万左右,而所有运输舰艇的载运能力只能支持约1.38万人和三十多辆坦克,这显然远远无法满足大规模登陆作战的需求。
因此,1996年的这一警钟敲响了我国海军研制更强大两栖登陆舰的必要性。经过多年的发展,到今天,我方已经拥有了八艘071型船坞登陆舰、三艘075型两栖攻击舰和一大批军民两用的大型滚装船。这些舰艇一旦投入使用,能够一次性运输至少五万人的重装部队,进行大规模登陆作战。
然而,075型两栖攻击舰也有其局限性,尤其是在搭载歼-35战斗机数量上显得不足。预测显示,如果发生冲突,我方的三个航母战斗群将负责在海峡两岸遏制美日海上力量的干预,而在这种情形下,075型舰上的歼-35数量可能不足以应对来自美军F-35战斗机的威胁,这对整个登陆舰队的打击能力无疑是致命的。
因此,我方急需一种全新的准航母平台,不仅能够提升海上运输能力,还能在战时保护登陆部队的制空权。这正是076型两栖攻击舰的核心意义所在。
如果要对比075型和076型两者之间的差异,实则非常简单:075型更侧重于两栖登陆作战,强调对登陆部队提供更高效的垂直打击和立体化作战能力;而076型则更具准航母的特点,能够弥补我海军在航母数量上的短板。在战时,076型不仅能运输部队参战,还能搭载战斗机夺取并守护空中制权。
具体来看,076型“四川舰”采用了双舰岛设计,使得其指挥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与075型相比,“四川舰”的作战能力提升了许多。263米的全通飞行甲板,加上大型升降机和电磁弹射系统,使得“四川舰”具备了搭载重型战斗机进行起降的能力。这意味着,在战时,“四川舰”有能力搭载歼-20战斗机参与作战。
相较于美军的中压交流电磁弹射系统,我方“四川舰”采用的中压直流综合电磁弹射系统效率更高,能够为舰载机的起降提供更强的支撑。一旦进入战时,歼-20、歼-35、空警-600等先进战机将全面进入076型舰的甲板,而攻击-11无人机和翼龙无人机也将加入作战队伍,“四川舰”的整体战斗性能已经达到了全球领先水平。
因此,076型两栖攻击舰的问世,无疑让我海军的水面舰艇作战体系趋近完美,极大提升了我海军在远海作战中的综合能力。
发布于:天津市顺阳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